当前位置:首页 > 汽车 > 正文

业内专家:我国有政策空间和余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

  • 汽车
  • 2025-04-13 20:42:05
  • 17

近期,美国政府宣布征收“对等关税”,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。业内专家表示,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,不确定性影响加大。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,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,加强逆周期调节。

业内专家:我国有政策空间和余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

业内专家表示,当前货币与通胀、增长、就业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复杂,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调整更多体现为数据依赖,宏观调控政策很难再像过去线性外推政策走向。关税战导致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与国际局势、各国经济政策调整复杂互动,给各国货币政策制定带来更大挑战。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认为,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,需要暂停降息。欧央行认为,贸易战将对经济产生“不可忽视”的直接冲击。日本央行则表示,将采取谨慎观望的态度,等待美国关税政策走向更加明朗。

我国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。市场机构普遍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在5%左右。

专家表示,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提早发力,货币政策也继续保持较强支持力度,当前国内宏观调控大的思路上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且更加注重消费,这些都在支持内需加快恢复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

最新出炉的一季度金融数据保持较好增长态势。

4月13日,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,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.78万亿元,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.18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2.37万亿元。同时,信贷结构不断优化,普惠小微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仍保持在10%左右,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超过20%,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。

专家指出,今年以来,一揽子增量政策仍在继续发挥作用,金融机构也加大挖掘支持实体经济的潜力。支持“两重”“两新”系列政策对需求拉动效果持续显现,新动能进一步发展壮大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有序实施,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实现突破,发展新优势不断显现。有效需求持续回暖,是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根本动力,也是信贷增长保持韧性的根源,有效推动了近几个月货币信贷数据的回升。

业内专家表示,去年以来,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,优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,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,明示政策利率,强化利率政策执行,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,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调控需要,未来各项货币政策举措还会继续有效落地。市场人士普遍认为,目前我国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空间,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,保持国内经济合理增长。

专家表示,我国经济增长有很强韧性,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回旋余地大且富有活力,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,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合作还会持续积极推进,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干扰和风险冲击。

有话要说...